鸟首是什么生肖?

巫颀昕巫颀昕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鸟首”即“酉鸡”。因为酉的字形,像一只展翅高飞的鸟。 古代“酉”字与“鸟”字形近,今天书写的“酉”字,来源于“鸟”字。《说文》:“酉,酿酒也。”“酉”字的本义就是酒器,小篆把“酉”的形状设计成酒坛子形状。 而“酉”字作为干支之一,起源相当早,在甲骨文中已经有了。 金文中,有的“酉”字形体上方还写一个短横,好像酒盖的样子。战国文字中,这种写法的人不少。秦代笔迹中,这种情况也常见。汉代画像石和帛书中,“酉”字大多画成一个圆形,中间有一竖(可能是笔划,也可能是刻凿留下的痕迹)。魏晋南北朝时,“酉”字上端的形状又开始多变起来。

“酉”字的古字形,看起来就像是一只飞着的鸟,这暗示着“酉”与“羽”或“凤”有关联。《礼记·月令》有“仲秋之月,禽鸟肃霜”,郑玄注:“肃霜,羽毛染霜色也。”这里的“鸟”字,应该就是“酉”字的假借。 “酉”字作为十二地支的名称,对应的是十二生肖中的“鸡”。这是因为,古人把甲、乙等十个符号称为十干,用来记录年份;而把子、丑等六个符号称为十二月建,用来指示月份。正月建寅,二月建卯……十一月建子,十二月建丑。其中,子时是半夜十一点到凌晨一点,丑时是凌晨一点到三点。

正月为寅,二月为卯,依次类推。而十一月的月建立子,十二月的月建为丑。因为子月、丑月在农历腊月,所以,正月到十月,分别用鼠、牛、虎、兔等等命名,表示这些月份天气逐渐变暖,植物开始发芽生长。而十一月、十二月用子、丑命名,表示这个时候太阳向北移动,夜晚时间变长,草木渐渐凋零。 用现代科学的语言描述二十四节气的话,可以说,立春是太阳到达黄经315°的时刻,雨水则是太阳到达黄经330°的时刻,惊蛰,则是太阳到达黄经345°的时刻。 以此类推,立夏是太阳到达黄经45°的时刻,小满则是太阳到达黄经60°的时刻,芒种则是太阳到达黄经72°的时刻等等。

而立秋是太阳到达黄经135°的时刻,处暑是太阳到达黄经150°的时刻,白露是太阳到达黄经165°的时刻,秋分是太阳到达黄经180°的时刻。 这样,从寅月到亥月,从立春到秋分,阳光照射角度越来越低,黑夜长度越来越长。 不过,以上都是公历的意思。如果换算成农历,那就复杂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公历计算的是一个回归年,而农历计算的是一个朔望月。什么叫朔日呢?就是月初的月亮看上去差不多是全阴的状态。

而望日则是在月中,月亮最为明亮的时候。所谓朔望月,就是指新月是农历初一,月亮位于东方地平线附近;满月则是农历十五,月亮位于西方半天空。根据计算,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约为29.53天,而地球自转一圈的时间约为24小时。农历每个月大约只有29天。也就是说,农历一个月的时间里,太阳和月亮先后经过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点。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