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书白马形容什么生肖?
丹书指书写,用朱砂写在简策上;白马,古代用以指书信。语出《汉书·武帝纪》:“(元狩)四年春,作角抵戏,以观赏。角抵者,两两对抗,其中一人头戴赤帻,身着皂服,骑赤马,称西戎;一人头戴青帻,身着白服,骑白马,称东夷。”因以“丹书白马”比喻订立盟约或宣誓。唐王维《蓟门行》之一:“少壮辞乡关,飘飘事西秦.……共欢新故雨,同贺始生辰.丹书横铁画,白刃染朱殷.”亦借指战斗或竞赛。明谢榛《塞下曲》之三:“丹书飞檄调乌桓,铁甲长枪列阵云。”
其实这个成语出自汉朝的史书——《史记》。 汉武帝在位的时候,曾经发动了对匈奴的战略进攻。这场战争的双方兵力悬殊:匈奴十万骑兵对汉朝二十万步兵。然而最后汉朝却获得了胜利!
这一方面原因当然是汉朝军队主帅卫青、霍去病善于指挥作战,另外一方面是匈奴内部出现了分裂,一部分人支持与汉朝交战,而另一部分人则主张和汉朝讲和。
《史记》原句是这样说的:“其冬,匈奴浑邪王率众来降,汉发车二千乘,接之以郡国之民,咸入首都长安。惟匈奴单于失亡,单于阏氏色忧恐。呼韩邪单于既驻兵五原,塞外苦寒,粮食无准。又闻朝廷遣骠骑将军霍去病将三十二万伐之,惊惧疾走,虏众散乱。”“于是天子巡边,至朔方,勒兵十六万骑,而李广以骁骑将军从军。……遂至蒲奴水,斩首虏三万八千余级。”
为了表达对匈奴投降士兵的优待,也为了显示汉朝军队强大的战斗力,汉武帝在受降仪式中,特别让人把印有“汉”字的红色绒布,铺在草地上,让匈奴士兵像骑马一样,蹲在上面接受命令。然后又让人牵着一头公羊,给每个士兵发一把草,让他们按照汉军的队列,吃草立威。 这时候一个有趣的现象出现了:虽然这二十万步兵是刚刚组建,训练有素的精兵强将;但那十万的匈奴骑兵,却是久经沙场,百战百胜的英雄儿女。
面对人数自己几倍的强敌,这些汉朝士兵并没有显露怯意,相反,他们个个士气高昂,精神抖擞。当汉武帝命令军队“皆下马解鞍”之时,这些士兵立刻行动,迅速放下坐骑装备,整整齐齐地站在了匈奴的对面。
看到这里,你一定觉得汉朝这支军队一定是虎虎生风,战无不胜吧?然而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顺利,就在此时,一场意外发生了:这些刚强的汉朝战士突然集体晕倒在地。原来他们是虚张声势,实际上这些天食用了大量的肥甘美味,缺乏运动,身体十分虚弱。
看到眼前这一幕,匈奴首领不由得摇头叹息:“汉军果然没有战斗力,只不过虚张声势罢了,连我的部落都敢欺骗。”说完带着部下转身就走。
这时一个奇怪的现象出现了:这些刚刚还倒在地上起不来的汉军士兵,突然全部站了起来,直挺挺地站立着。原来他们使用了诈术,假装晕倒,实则暗地里用牙咬破纸巾,吸允汁水,补充体力。等到匈奴首领回头时,这些汉军已经恢复了活力,一个个斗志昂扬,准备开始下一轮的争斗。 这个故事就被后人称为“丹书白马”,用来表示签订协议或者是宣誓的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