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的市值是什么意思?
基金有场内基金和场外基金两种类型,我们说的基金一般指场内基金。 场内基金就是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基金。这些基金交易和股票一样,实行“价格撮合”的竞价交易方式。 “价格撮合”怎么进行呢?以两只基金A和B为例,假设A的当前收盘价为1.25元,B的当前收盘价为0.75元,那么根据价格撮合原则,我们希望建立这样一条交易指令:买入A,同时卖出B;数量上保持相当(1.25+0.75=2);价格上不偏离太大(上下差不过1分钱,即1.24-1.26或0.74-0.76)。这样就能实现同等价值互换。
当然,实际交易时,证券机构不会让我们如此自由地确定价格。他们会按照一定规则,给我们匹配价格。这一定程度上就影响了成交价格。另外,因为证券公司还要从中获取佣金收益,所以本质上他们还是希望在每一笔交易中尽可能多地从客户那里赚佣金。如果客户给出的价格让他们感觉赚得少,他们就不愿交易,或者将成交的价格拉高。
所以,通过价格撮合,最终形成的成交价格,实际上反映的是大多数客户愿意支付的价格,也反映了经纪机构希望获得的佣金收益。 这个成交价格对于基金估值有什么意义呢?首先,它决定了基金当天的净值是多少——当天净值等于当日收盘价除以份额。
其次,它决定了基金是否盈亏了——基金当日的亏损/盈利等于(当日净值-昨日净值)X总份额。 最后,它会影响你买卖基金的现金流——你今天卖了,明天买了,你的现金总额不变,但是经过了今天这一“折腾”,你的资金的实际收益发生了改变。这个其实是在计算你买卖基金的“时间成本”——虽然你在某一时点交易前后总资产没变,但若是以今日收盘价计算,你的资产是增加了还是以减少了,以及增加了多少或减少了多少,这都是我们需要注意的问题。
市价总额亦称市值,是指基金所有上市证券按市场价格计算的总和。某一家基金管理公司的市值是指该基金管理公司所管理的基金的市价总额。
基金的单位净值的计算方法为:基金的总资产-基金总负债/基金总份额。
通常来讲,影响公募基金净值的因素包括四大部分:
基金投资标的的涨跌幅变化,也就是基金投资的股票、债券、货币市场工具等资产的价格或收益率的变化。比如,某基金主要投资于沪深A股市场,如果在某一个交易日,A股市场大涨,则很可能会在下一个交易日看到该基金单位净值大幅上升。如果该基金还投资了一部分港股通标的(该部分比例通常不高于50%),港股通市场涨跌幅对基金单位净值也有影响,只不过影响比例相对A股市场有限。如果该基金还投资了一部分债券和货币市场工具,则这些利率品种的收益率变化也会对基金单位净值产生影响。
管理费、托管费、销售服务费、指数使用许可证费、信息披露费……基金的运营中会产生一些费用,这些费用最终是从基金资产中支出的,而不是我们投资者额外支付,但,这些费用支出就会影响基金单位净值。
基金投资发生了买卖行为,并已成交,但成交价格与估值时采用的估值价格有一定差异。比如,基金在某一个交易日发生了股票的卖出行为并已成交,但基金估值时对这只股票采用的是收盘价。如果该股票在当天大跌,那么交易价与估值的收盘价之间的差额将会在下一个交易日的单位净值中体现。
基金分红的影响。不同基金的分红方式不同,有的基金的股息红利所得采用再投资本基金的方式进行分红,有的基金的股息红利所得采用现金分红的方式,有的基金的可分配收益采用分配本息的方式进行分红。分红是基金的收益分配机制,是将投资收益已经分配给了投资者,这部分在单位净值中予以扣除,分红后的单位净值下降是必然的,但投资者的总体权益没有发生减少,而是,有一部分收益分配给你,通过你的份额增加了,总体权益不会变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