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五行克什么意思?
《黄帝内经》里讲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其实讲的是自然界的变化对生命的影响。 春天是万物生长发陈的季节,此时天气逐渐转暖,自然界的阳气升发,越往春天后面,气温升高明显。从立春开始,大地阳和之气渐盛,这是大自然赐予的生机。《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中讲“春三月,此谓发陈……无厌于日,毋淫于性”“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说的都是顺应自然之意。
夏天是万物茂盛繁丽的季节,此时天地间阳气旺盛,植物欣欣向荣。人也一样,在春夏要有所为,有所进取,人的身体机能和情绪都要保持一种向上的状态。《素问·四气调神论》中“夏三月,此为蕃秀……使志勿怒,使气温和……”讲的正是这个意思。
秋天是万物成熟丰收的季节,也是生机开始收敛的季节,自然界阳气逐渐消退,阴气逐步上升,草木开始由青变黄、由直变弯。人体也是如此,到秋季应做到阴阳平衡,不亢奋,也不低迷。《素问·四气调神》中“秋三月,此谓容平……收令乃布,天气清肃。”说的就是秋天养生之道。
冬天是万物收藏的季节,自然界的阳气沉降到极点,所以冬季养生在于一个“藏”字,《素问·生气通天论》中“冬三月,此谓闭藏……早卧晚起,必待日光”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就像自然界的四个节气,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中医很讲究天人合一,顺其自然,就是在这样的大智慧之下诞生的。我们人生活在地球上,如果能在每个季节做好该做的,那么健康也就自然而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