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怎么实现?
这是气象站的工作状态,它通过传感器实时采集大气数据(温度、湿度、压力等)发送给终端,终端通过分析这些数据来预测未来一段时间的天气情况,并将结果发布给用户。 那么为什么需要采集这么详尽的数据呢?因为影响天气现象发生的因素有很多,比如云量、风向风速、空气湿度、紫外线强度等等,而每一个因素又受到很多参数的影响,所以为了得到准确的预测结果,就需要尽可能多的将相关参数都提取出来进行分析。 以风的例子说明,风的形成是由于气流的流动,而气流之所以能够流动是因为不同的地点气压不同,于是产生了气压梯度力,正是因为有气压梯度的存在,空气才能流动。那么如果要预测未来的风,就必须要知道现在的及过去的风向风速,还要知道当前的气压场以及未来可能的气压场分布。
当然实际会比这要复杂,考虑的因素会更多更详细。但只要能采集到足够多的对结果会产生影响的参量,就能通过计算来预测天气变化。 而要实现对大量参数的高效采集,就需要一台性能卓越的电脑。目前各大气象站的终端都会配备这样一台电脑,它的作用就是实时运行软件,从串口接收各个传感器发送过来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最后通过GPRS网络或WIFI把结果发送到中心的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