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补五行中的火?
不用刻意去补,这样反而弄巧成拙。 首先要知道一点常识,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克木,水克火,木克土,土克水,火克金。
其次要了解一点五行的相生相克是相互作用的,不是单相的。比如木生火,是木头生了火,还是木头化了生成的火呢?显然不是木头化了生的火,而是木头所释放出来的能量转化为火能(也就是动能),所以有“木生火”的说法。又比如金克木,是说金属切割木头,还是说木头抵抗住了金属的侵扰呢?显然是金属切割木头,因为金本身是无法移动的,所以一定是金属作为切割工具,而不是木头作为抗金材料。
再次要记住五行相生相克的顺序。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也就是说在克制这一环节,火是被水克制的,而并非是土制住的。如果身体火旺,想用水来克制的话,首先得解决土的问题,因为水是克火的,但火是被土掩盖的,必须先除去土,才能起到降火的效果。以此类推,如果身体缺火,要用对应的五行去补充,也是要按上述顺序去进行的,即先木后土…… 所以,按照上面的步骤去做,应该就能达到调节五行平衡的目的了。
在祖国医学中,五行学说认为人的五脏和外界的五种物质是相应的,那就是:木、火、土、金、水。五行相生相克,达到一种平衡的态势。若五行中出现缺损,那么,人就会经常出现不健康的症状,补五行就是来达到五行平衡的一种手段。比如说,火,火对应的脏腑是心,以及小肠。火的缺乏会出现疲倦、虚寒、怕冷、失眠、口腔疾病、咽喉疾病、小腹痛、小便不利或失禁等症状。
火有壮旺之火和不足之火的区别,壮旺之火为心火上炎,常见口渴、口舌生疮、口烧舌焦、舌尖红赤,心煩失眠、小便短赤,尿道疼痛等症状。不足之火则为心火亏损,常见头晕目眩、精神萎靡、心悸失眠、乏力、面唇苍白等,多有心血不足引起。
壮旺之火应清降,最好食用苦味食物,因入心经能清心泻火。可以食用莲子心、苦瓜、柿饼、香蕉、芒果、荸荠、慈菇、绿豆等辛味或咸味能保心安神之品。
不足之火当应升补,五色入五脏,红色入心,因此补火应以赤味食物为主,如桂圆、红枣、石榴、柿子、无花果、荔枝、红苹果、栗子、樱桃、草莓、红小豆、红豆包、猪心、羊心及红虾等。
总之,补五行的火就是有虚则补,有盛则泄的原则,不能盲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