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打属于中国武术吗?
从学术上来讲,“中国武术”这个词是一个中国文化独有的概念,它指的就是以“拳种”“门派”为分类方式的民族传统体育学中的“武术”研究对象,这个概念是清楚的。 但现在很多人,特别是非体育专业的人,一提到“武术”这个词,脑子里想的都是武侠小说里那些武林江湖的套路、招式。这些套路、招式是怎么来的呢?大部分都是明清以来小说家们虚构的,比如《水浒传》里的林冲教杨志使枪、张三丰传艺给张无忌等等。还有一部分来自当时江湖卖艺者所演的节目,比如变戏法的、耍猴儿的等等。他们一般都被叫做“把式”或“把头”(可能因为“式”和“头”都是量词),这些把式表演的套路当然也是作者们虚构出来的。
这些江湖套路(或者说“传统套路”)之所以能在民间流传那么广,是因为它们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情趣——中国人是很看重“圆满”这个价值的(所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因此对于做事“有始有终”“有招式”这件事情非常看重的,而武术中有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也都是围绕这些技能形成的(比如师徒关系、门派传承、技战术训练等)。于是民间的武术爱好者们在选择武术时,一般都是从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里找自己认为的“武术”。这样,武侠文学就影响了中国武术的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