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和nba为什么不降级?
CBA不跟NCAA一样,CBA是个职业联赛,职业联赛就要有相应的职业化管理模式。NBA是北美职业篮球联盟,这个联盟的球队都是职业篮球队,球员都是职业球员。CBA的球队也是职业俱乐部(除了山西汾酒和江苏南钢这两支国企背景的球队以外),所以CBA是从联盟性质上就和NBA一样的。
说到这可能会有朋友问,CBA不是业余联赛么,怎么变成职业的了?这里就要说一下中国篮球改革的历史了。 八十年代之前我国篮球采用军事化的管理模式,从八一开始推行职业化进程,当时国家体育总局成立了一个专门的委员会来负责推进这项改革,这就是著名的“篮协”。
当时的NBA正在兴起了,我们借鉴了NBA的管理流程,聘请了美国的专业人员来帮助我们建立职业篮球联赛,当然也带去了美式篮球的理念,我们的职业化进程就这样开始了。 CBA从赛制到规则都仿照NBA,只是外援政策不同,NBA的外援是四节六人次,CBA是四节五人次。此外常规赛和季后赛都采用了主客场制。
为了提升联赛水准,联盟还设立了“板凳费”制度,当比赛进行到第四节最后两分钟,两队分差小于5分时,替补队员将被罚下,直到比赛结束,这一规定大大增加了比赛的激烈程度和有球胜率。 随着职业化程度的加深,CBA的工资帽、选秀、联盟制度都在向着NBA看齐并逐步完善。
作为职业联赛,升降级是最重要的一部分,这是提高球队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但CBA与NBA不同,NBA是一个城市或地域范围内激烈的竞争,而CBA是全国范围内的竞争,这种竞争环境的不同使得级别的划分变得不那么简单。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CBA虽然号称职业联赛,但其实际运作离真正的职业化还有不小距离。CBA20支球队每年只有16场比赛,远远比不上NBA一个赛季近百场的赛程。
很多CBA的球队都是“半职业”状态,像辽宁本钢这样常年在外集训的球队已经属于很少数了,大部分球队都是在当地租借场地充当训练场,条件非常艰苦。球员的薪酬更是低的可怜,据传辽宁本钢队的个别外籍球员一年只能拿到5万美元的薪酬(约35万人民币),这样的待遇怎么能期望他们全心全意投入到训练和比赛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