鉌字五行属什么?
鉌(拼音 hé)字五行属性为金 古时用于钟铃类乐器,后来借用表示“不和”、“差失”等意思。现在已很少使用该字了。
《广韵》胡葛切《集韵》鹤格切,音赫。与铎通。钲也。形似铙而小。唐刘禹锡有《和裴晋公以诗求酒》云:闻说酒坊深里好,莫教寂寞锁醽醁。试将春酒作明灯,一盏夜光含琥珀。又云:银釭斜背人初睡。翠鬓香腮烟露湿。夜深无处觅罗巾,鸳鸯蜡烛轻轻剔。又云:金盘盛着荔枝来。紫霞醅熟玉壶开。红莲烛下香风散,水晶帘中宝髻堆。又云:铜瓶乍沸沉香火。手蘸松烟调画鹅。早知清漏无声滴,多把芙蓉旧事摩。今按:刘禹锡此诗,用字多有避忌,如《唐律疏议》,唐人作诗亦有此例,如李端《赠道者》云:炉中有药烧丹鼎。庭树无人,花落无言自寂。又白居易《夜归》:灯前一觉春梦里。门外三声雨声中。”皆是不合平仄而别有用意的用字,是为拗句。至宋时,诗人用此法者更多,如张耒《秋晓行南园》:“微凉浸襟袖。疏雨打梧桐。”杨万里《秋凉晚步》:“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至今脍炙人口。
又曰:铎形如小铃,大篆作“鐸”或“鐸”。小篆文即“鈴”。今楷书作“鐸”者,字书所无;俗本或因“鐸”字下部“言”旁之字体与“鈴”相似,误作“鈴”。 《广韵》古洛切《集韵》居络切,音郭。与鼕同。鸣也。《史记·周本纪》:“武王伐纣,作《大武》。”司马贞索引:“大武,天子征伐之歌,其词有�鼓鼙,谓之�旅。”�旅之音,盖如“荷鹿”之声转,故从“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