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该纳税吗?

粟静彬粟静彬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纳税人就是向国家缴纳税款的人,包括自然人(居民和单位)和法人; 2、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政府运作需要钱,但是财政资金不能直接入账。比如你买个空调5000元,这个钱是你缴税的钱,但政府不能给你开个5000元的发票,而只能给厂家一个5000元的税务单据,厂家再以5000元的价格把空调卖给你(如果厂家直接跟你收5000元那他就得给你开发票了,这个钱实际上还是政府的,因为已经交了税);

3、任何人在取得收入时都要纳税,你开了个店月收入1万元,那么每月你要向国家缴纳3650元的税费,这些税收是用于公共福利事业的,属于“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但你每月只有4000元的经营利润。同样你每个月工资5000元也要向国家交1500元的税,这些都是国家财政收入的组成部分。

朴月芙朴月芙优质答主

孔子的民本思想有两层含义:一是重视民意,二是讲信。重视民意,即在政治活动中要尊重天下人的基本意志,而不是一意孤行;讲信,即对人民有信。所谓“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讲的就是这个意思。

由此看来,孔子反对重刑罚、重赋敛,并不是说不能刑罚,不能收税,而是说不能“重”,不能过了度。

事实上,儒家历来主张民本,但并不主张民粹。民本有度,这个“度”就是不能过度侵犯国君的利益。儒家讲“君民同利”,但更主张“君利优先,民利其次”。

譬如赋税问题,儒家对赋税的性质有明确说法,比如孟子讲:“耕者助,出者籍,出者助,居者什一,所以养君子也。”所谓“养君子”,就是说赋税的本源是给执政者使用的,而执政者使用赋税的目的,又应该“藏富与民”,即把钱再花到民众身上。儒家主张藏富与民,但不主张劫贫与君。

总之,儒家主张国君要爱人民、体恤人民、藏富与民,人民则要忠于国君、信于国君、以君为父,双方共同遵循这些原则,社会就能和谐。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