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五行属性是什么?
五音的五行属什么,这个争议比较大啊! 有人说五行是五声调式,那五音就是五个调式了嘛——宫商角徵羽。 有人说是五个浊音,那就是宫商角变徵角商(羽)。 这个说宫音属土,商音属金,角音属木,变徵属火,这没毛病吧。 但如果按这个来套的话,怎么都套不进去啊。 所以又有人跳出来,说五行是五时律,那五音就是五时律里的五个正音咯——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中吕。 黄钟大吕没毛病,可后面四个是啥?夹钟我猜是夹种的意思,姑洗应该是姑洗伐鼓的意思,中吕应该指仲秋之月,月亮位于中南,所以仲秋之月叫仲里。至于大吕吗…… 算了我不废话了。反正这个说法跟上面那个一样,也套不进宫商角徵羽里面去。 五音到底是啥呢?
我个人比较支持“五声调式”的说法。理由如下: 在周代,五音与七音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七音指的是七种变声,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泛音。而五音则完全是指实音。这一点,司马迁在《史记·乐书》里讲得很清楚。五音是与宫商角变徵角商相对应的。 那什么是变声呢?我给大家举个例子: 假设某个曲子是G调,固定唱名法,那么一音阶依次对应1234567i。其中2和7分别为高音2和高音7,4为高吹4,其余以此类推。
现在把第七个音升高一个八度,就变成了另一个调子,我们来标记一下。 高音2 a 高音7 c' 低音2 d' 低音7 f' 这样一来的话,新调的第五音就是原调的第一个音,新调的第三音就是原调的第四音等等,而与原调相比,新调的每一音高低都提升了纯四度。这种提高每一个音高度的方法叫做“纯四度移调”。
用这种方法可以很容易地把任何一个音升高或者降低任何度数。纯四度移调也是古代乐器演奏的一个基本方法。 那按照这个方法,把任意一个调从低往高推,每推到一定程度,必然会遇到第7个音(当然,也可能不是第7个音),此时该调的第一个音就变成最高音了,这样的调式就叫“折上形调式”。
所有的折上形调式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第一个音比最后一个音只高一个八度。因此所有折上形调式的音节数都和宫商角徵羽一模一样,都是五个。所以,折上形调式其实就是五声音阶。 用五弦琴弹奏这样的调式,效果就跟现在的吉他弹唱一样的。 而如果我们把七个音全部放低一个八度,那就变成了另一个调式,我们来标记一下。 b e g s c' d' j
用这个新调的第5个音做主音,按照宫商角徵羽的顺序排列其他音,就是一个五声音阶了。而这个五声音阶的第一个音比最后一个音只是低了一个八度而已,故而同样是折上形调式。
我认为五音是五声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