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持有多少外债?
根据国际债务统计,一般以各国的外汇储备量与外债余额的比值作为衡量其外债偿付能力的重要指标。2017年,中国该指标为26.8%,远低于美国、欧洲和日本的相应水平;到2018年上半年,这一数字降为23.9%,继续处于较低水平。(注,这里外债余额是包含外国政府贷款的,可能不是通常理解的企业等机构对外举借的债务) 那么我国是否具备足够的偿债能力呢? 应该说是有一定的偿债压力,但没有到大而不能倒的地步。
首先,我们要明白国家举债和民间个体举债是不同的。在国家信用背书下,无论是外汇还是人民币债券,市场认可度都是很高的,风险是比较低的。因此即便出现了短期不能偿还的情况,也可以采用延期还款、利息换成本金等方式化解风险。
其次,我们国家的海外收入并不是单纯用来还债的。2014年以后,我国实行“海量的出口退税+海量的进口贴息”政策,通过这种方式将大量外汇留在国外,用以购买海外资产、支持“一带一路”建设。2015年之后,财政部又陆续出台政策,允许境外投资所得利润用于偿还境内企业贷款或股东借款。换言之,大部分海外收入能够很方便地转换为国内用途,并不单纯用于还本付息。
我国目前仍然处于经济转型期,鼓励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仍然是重心所在。在金融去杠杆背景下,为了推进供给侧改革,可能需要进一步减少有效信贷供给,部分产能过剩行业和企业将面临较大融资困境。对于这部分企业,不排除需要财政给予一定支持的可能,从而增加政府的支出压力。当然,如果情况确实困难,也可能出现政府采取类似四万亿刺激计划那样的手段,直接给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