揉的五行属什么?
《黄帝内经》五音所主五脏六腑,五劳所伤,五脏所喜,皆与五行相关联,但并未说五脏与五音之间的关系。在《灵枢·邪客篇》中提到的“五音所合”,即宫、商、角、徽、羽与心肺肝脾肾的关系。其中,心属火,肺属金,少阴君火与太阴肺金为相生关系,故称“木火通明”;肝属木,脾属土,少阳相火与阳明燥土为相生关系,故称“水木明粹”;肾属水,胞络属于心,厥阴风木与少阴心火互为表里,故称“水火既济”;大肠属津液,小肠属于火,三焦之气通贯阴阳,上下内外循环无碍,故称“土实火浮”;膀胱属于阳,是六腑中唯一属于阳经的腑,且与肾相表里,又属水,所以被称为“阳水之腑”或“阳盛之腑”。
中医理论中,脏腑功能之间是一个整体,一个生理功能的完成需要其他诸脏的共同协作。当人体出现某方面不适的时候,往往是几个脏腑一起失调的结果。调治脏腑,通常也是整体调节。 比如,对于心脏疾病的治疗,总是调和气血,疏经通络。这是因为心血运行离不开气的推动和血的营养作用,气行则血行。同时,心神还依赖肝胆生发之气以滋养,心气虚往往继发于肝气郁,所以在调理上还要疏达肝气。另外,脾胃为五脏六腑之海,脾虚导致水湿不化,心脏受累,所以还需要健脾利湿。
当然,对于不同性质的心脏病,还需分别对待。比如阳虚者,还需要温肾助阳。阴虚者,还需要滋补肾阴。痰饮者,还需要祛痰化饮等等。 总之,治病求本,调整脏腑,是从根本上医治疾病的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