迓的五行属什么?
“迓”字是一个多音字,有三个读音yà、jià、à。 最早出现在金文里,字形像两人相向而立,表示迎宾之礼,本义就是迎接的意思。后来引申出了“接待”“招待”等含义,这些含义在古代汉语中一般用“迓”,而现代社会用语中则多用“接待”(注意:在现代汉语中,“接待”没有宾语时的词形是“接”)。
《集韵》里面记载了“迓”的另外一个读音“jià”,并解释这个读音的词义为“引也,行且引”,意思就是一边走一边迎接。现在这个词多用于旧时书面语或某些方言中。
《广韵》里记载了“迓”的最后一个读音“à”,解释为“迎也,送也”,这个读音和“揖”字的读音是一样的,表达的意思是送行或者送别。在古汉语词典里“谒”的解释里有这个读音的字形和例句——“王将军北征,以手札招。”“手札”的本意就是古代书信的一种,相当于现在的快件;而“招”字这里读作zhāo,意思是“招呼”。
由此可知,这三个读音分别对应着三个不同的意义: yà——迎接,jià——旧时书面语,à——送行 除了这三个读音以外,“迓”还有一个读音wèi,不过这个读音的“迓”只有一个词“迓胡”,意思是“迎击匈奴”。 “迓”作为一个多音字,由于音同字不同的原因,有时候也会产生误解,比如宋代范仲淹的诗文里有这样一句“烟霄杳霭云千丈,石马骎骎雪一川”,其中的“骎骎”就经常读成qīn qīn。实际上这两个字正确的读法应该是jīn jīn,形容马跑得很快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