叱五行属什么?
五行的属,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事物,而是说五行对应着五种运动形态(或者说五种能量),这五种运动形态是: 相生:生长、发展、壮大; 相克:抑制、抵抗、消亡。 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图表示: 在中医的理论体系中,自然界的事物被分为五大类,即五方(东、南、西、北、中)、五季(春、夏、秋、冬、每季的第3个月)、五气(风、寒、暑、湿、燥)、五脏(心、肝、脾、肺、肾)和五色(青、赤、黄、白、黑)。这是基于五行相生的理论制定的。如木生火,意味着春天的树木能够产生夏天的炎热。实际上古人已经发现,春天草木萌发,夏天草木茂盛,正是这种生长过程的表现。
根据相克的理论,可以推出水火不相容、金克木、土克水等。如果从相生看,它们是相互促进的,而相克则显示了某种制约或抑制的关系。例如,中医认为,肝有疏泄作用,它能够调节脾胃的功能,使食物得以消化而吸收;脾主运化,它把营养物质带到全身,供给各个脏器,如果脾的运化功能正常,机体就不会出现营养不良;肾主生长与发育,生殖,它依赖于水的涵养,而水在膀胱中形成,又得脾气输送入肾,这就是水生木、木升发的过程,而到了夏季,阳气最盛,万物生长,就像春天一样。这一切都是遵循着相生、相克规律进行的。所以,古人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建立了五行学说,用它来认识世界、解释自然界的物质现象,以及预测未来,指导生产生活。这个学说是中华民族的智慧,也是世界科学的伟大创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