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台进深几米?
以我的经验来简单说,正常商品房的阳台都是封闭起来的,那么其进深基本上就是1.5m-2.4m之间(这个值指的是窗洞口宽度尺寸,而不是窗户的实际安装尺寸) 首先,我们得明白一个概念——所谓阳台是“挑板”还是“凸出去的一整块空间” ①如果是一根柱子撑起整个阳台,并且这根柱子和墙体相连接,那么这个阳台就叫做“挑板” ②反之,如果一根柱子撑不起整个阳台,那么这个阳台就叫做“凸出去的一整块空间” 所以,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出来,B户型和C户型的阳台都属于第一类挑板的类型;而A户型、D户型以及F户型都则是第二类凸出去一整块空间的类型 关于阳台的进深的数值范围我前面已经说了,但是具体每个户型的进深如何设计才最为合理却是有讲究的…… 这个涉及到建筑专业中的“节能设计”,在民用建筑设计中,对于建筑围护结构节能的计算一般采用以下公式: K=K0+K1tgϕ+K2fh+K3dv/dh+K4vd/vt (其中K表示传热系数,K0为基本传热系数,K1称为屋顶温度修正系数,K2为外墙厚度修正系数,K3为窗墙比修正系数,K4为开窗面积修正系数) 在这里面的几个参数分别是:K—传热系数 K0—基础传热系数 tgΦ—太阳辐射射照度修正系数 fh—外窗的传热系数 dv/dh—窗洞口周长与窗洞口高度之比 v—外窗的气密性等级 dv/vt—窗户有效通风面积与房间容积之比 以上参数的取值可参考《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10) 对于这个计算公式而言,只要输入相应的数据即可得出具体的传热系数值,而这个指标越小代表着建筑保温、隔热越好! 根据上面的公式可以算出该项目的各楼栋(除了E户型外)的K值分别为: F≤1.76W/(㎡·K); D≤1.83 W/(㎡·K); B≤1.90 W/(㎡·K); C≤1.93 W/(㎡·K); A≤2.23 W/(㎡·K) E≥2.64 W/(㎡·K),由此可见只有F栋的K值最大,超过规范限值的1.2倍以上,因此F栋的空调耗电量将是最大的;其次是D栋,也接近了规范要求的限值。其他各个楼栋都处于规范的范围内,均满足节能型建筑的性能要求 综上所述可知,影响阳台进深的因素主要有三个:
一、气候环境。因为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年平均温度差异较大,所以这两个地区采用的保温措施也是不同的 在《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与施工规程》中提到:当外围护结构的计算传热系数K>1.1W/(㎡·K)时,需要采取相应的隔热措施。同时,还应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是否采取相关措施 当项目所在的地区气温较低且室外气温变化幅度较大的话,就需要对阳台进行加设防护措施或者加厚阳台栏板及栏杆的高度,以达到更好的隔热效果 因为该项目位于我国长江以北地区,属于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平均气温低于华南沿海地区的年均气温,故此,该项目的外围护结构均应参照夏热冬冷地区的保温标准要求执行。
二、窗墙比。顾名思义,就是指房屋外围护结构的窗总面积与墙面总面积之比,它直接影响了阳台的整体进深大小 而目前住宅中比较常用的门窗主要是塑钢窗和平窗。平开窗又包括铝合金推拉窗和断桥铝合金推拉窗这两种形式 由上图所示,不同材质的门窗的k值是不同的,这里就不多赘述了~
三.其它因素。虽然上述所说的两个因素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但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次要的因素也会影响到最终的结果: 比如:建筑物所在位置是否有遮挡物或高层建筑影响日照情况(这一点对于楼间距较大的小区并不起什么作用);阳台的窗体玻璃是否使用中空LOW-e隔热玻璃(这种材料的玻璃K值较小,而且具有隔音效果好、隔热效果好等优点);屋面的构造做法等等都会造成最终的保温效果的差异。 至于阳台的尺寸嘛......那不就得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和经济能力决定了吗?
PS:这是以前自己写的资料,现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希望大家喜欢哟O(∩_∩)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