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五行属性是什么?
金木水火土是中国人对世界的认识。古代人们认为世界万事万物都是这此五种元素相生相克循环而得来的,这种思想也影响了中草药的使用方法。五行学说认为,凡是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如春天升发的树木等;凡是具有温热、升腾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如夏天气候炎热等;凡是具有生化、承载、受纳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如土地能载托一切事物和能承载生长一切生物等;具有寒凉、湿润、下行、闭藏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水,如冬天气候寒冷、降雨较多等。自然界的一切现象,包括人类本身,都是可以通过这五种物质来概括解释的。
《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第七十四》有言:“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
其中,东方青色属木,主春天,其性生发条达,喜调达而恶抑郁,对应的脏是肝脏,对应的形是筋,对应的情志是怒,对应的窍是目。
南方赤色属火,主夏天,其性炎热,对应的脏是心,对应的形是脉,对应的情志是喜,对应的窍是舌。
中央黄色属土,主长夏,其性坤厚,对应的脏是(脾)胃,对应的形是肌,对应的情志是思,对应的窍是口。
西方白色属金,主秋天,其性清肃,对应的脏是肺,对应的形是皮毛,对应的情志是悲(忧),对应的窍是鼻。
北方黑色属水,主冬天,其性寒凉沉静,对应的脏是肾(膀胱),对应的形是骨和齿发指甲,对应的情志是恐,对应的窍是耳。
五行学说将木火土金水五者皆视为运动变化着的物质形式。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既是相生相克的关系,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它们的运动规律被概括为“生” “克” “乘” “侮”四个基本形式,即“五行”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