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湖北高考改革吗?
最新消息!!刚刚得到消息,2017年湖北开始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今年的录取方案是: 物理方向历史方向 本科一批(重点高校): 理工类:500分;文史类:531分 本科二批(高校志愿): 理工:391分;文史:407分 专科批: 理工:380分;文史:395分 本科、专科各批次最低控制分数线均包含附加分,附加分政策详见考生准考证上的加分说明。
1.什么是“两依据一参考”的招生模式 “两依据一参考”指的是什么啊?怎么通过这“两依据一参考”来填报志愿呢? “两依据一参考”中的“两依据”指的是高考成绩和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一参考”是指综合素质评价信息。 “两依据一参考”主要适用于实行高考改革的省份的考生填报高考志愿。以江苏省为例,考生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三门主课和其他若干选修科目成绩组成,每门满分150分,总分750分;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分为A、B、C、D四个等级,每个等级10%的比例,满分100分。 考生在选择高校和专业时,除了考虑成绩外,还要参考自己的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特别是高水平大学对这两项都很看重。
2.什么是“专业(学科)+院校”“组”的志愿填报方式 以江苏为例,今年开始,采用“3+2+1”模式的高考改革省份,都采用了“专业组”的志愿填报方式,一个学校有多个甚至十几个不同的专业组,每个专业组里包括多个不同的专业,有的一个院校最多可能会有几十个不同的组合。 例如:清华大学今年在江苏招生的专业共有64个,分别属于44个专业大类,而每个专业大类下面又有多个不同的专业。比如计算机类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等,机械类的“精密仪器与机械”、“智能制造工程”等,电气类的“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风能与新能源技术”等,土木类的“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智能建造”等。 这种“专业(学科)+院校”的填报方式意味着考生选择的学校不再是以前单一学校,而是一个学校+好几个学校的组合,这就增加了选择的难度,要求考生和家长首先要选择好学校,再在学校中选择好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