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红多的基金好吗?
先说结论,好基金的定义应该包含“会分红”这个要素。 接着上干货! 今天咱们来聊聊基金分红这件事儿~ 首先来明确一个概念——基金分红到底是怎么分的呢? 根据监管部门的要求,基金分红必须符合以下三个条件才能进行:
1、基金当年收益先要弥补之前年度的亏损;
2、可分配利润达到或超过10%;
3、基金公司决定分红。
也就是说,当一只基金满足以上三个条件后,基金公司就会发布分红公告,并将分红款打回投资者的账户中。但需要注意,并不是所有的基金都会分红。比如一些债券型基金就没有分红惯例。
一般情况下,我们所说的分红主要就是指股票基金和混合基金分红的情形。 因为这些基金的主要投资对象是股票和股票相关证券。 当所投资的股票涨幅过大,远超预期的时候,为了控制风险,基金经理有可能会将部分盈利兑现,从而选择分红。 但事实上,对投资者来说,基金分红并不仅仅只有现金分红这一种方式。
根据法规要求,基金分红还可以采用股票红利的方式。也就是说,当基金收益良好且没有大额赎回需求的时候,基金经理可以采取发放股票红包(增量分红)的方式来兑现收益,而无需动用基金的实际资产。
那究竟哪种形式的分红更好呢? 我们先来看看两种形式分红的区别: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收益指的是“净收益”,也就是不扣除任何费用和交易成本的收益。 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只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从长期来看,以股利方式发放的收益必然会高于以现金方式支付的收益。因为货币是有时间价值的。
但实际情况下并非如此,因为有手续费和服务费的支出以及利息收入的税收。如果收取费用和支出税费的能力较强,则股利必然低于现金分红;反之,若收取费用和支出税费的能力较差,则股利就会高于现金分红。
还有另外一种特殊的情况需要大家注意: 在基金采取被动式管理的情况下,往往不会选择分红。 因为在被动式管理策略下,基金的管理人并不需要为挑选到优质股票承担任何损失,也就没有必要通过分红降低投资者的总收益。 当然,如果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基金管理人也会改变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