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字几画五行属什么?
“郡”字笔画数:13; 五行:土,属阳土。 简体部首:阝,部外笔画:10,总笔画:13
繁体部首:邑,部外笔画:12,总笔画:14 五笔86&98:BDFH 郑码:YMKA 仓颉:NMLG 四角号码:71854 Unicode:CJK统一汉字U+90A9
详细解释
会意。从邑,从俊。“俊”指“才智超群的人”“郡”本义就是管理众多的诸侯国。所以,秦灭六国以后,设置了郡县制,而郡的管辖范围,就是以前一个诸侯国的疆域。 汉承秦制,在郡之下设县,一郡之内的县与县之间没有明确的地理界线。所以,汉朝的地图,是一幅连绵不断的“山川地形图”。王莽时,改郡为州,其实这还是郡的辖境没有变,只是称呼改了而已。东汉初年,明帝认为这样称呼不好,容易混乱,就又改成郡了。但这时的一郡,其辖区已经比以前小了,相当于现在的省,一省的县和县之间是有明确划分的。
隋文帝时,以天下为五都统领。唐朝又改成了十道。宋朝的路,元朝的省,其实都是继承唐朝的“道”而来,只不过名称变了而已。所以,“路”“省”其实都指的是一个行政区域。 而“郡”则是指比县大一级的行政区域,其管辖的范围,和现在的一级地级市差不多。因为古代交通不便,经济落后,所以郡县之间的居民点是很稀疏的,用现代的概念来说就是地广人稀,每郡的辖区很大。
到了明朝,废府存县,郡县之间的人口密度已经大幅提高。所以人们感到旧有的行政区划过于冗繁,就借鉴宋朝的州县制度,在州之下设县,形成了一州管几县的格局。当然这实际上也影响不到唐宋时的旧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