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日本是宿敌么?

莘铖莘铖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先贴一下知乎上的高赞回答,这位答主说得很好,我对此表示很赞同 这里再补充一些,中日两国除了历史问题作为东亚文化圈的组成成员,还有着不可推卸的地缘政治义务 首先从地理上看,作为一个海洋民族国家,日本在近代之前是非常依赖中国这个近邻的,毕竟日本国内资源匮乏,近一半的重要物资都需要从中国进口;而日本对中国的态度也有个演变的过程,一开始作为马可波罗以来亚洲最大富裕国家的自豪,再到明治维新后“脱亚入欧”的憧憬,最后沦为二战中与苏美争霸的附庸,可以说没有中国的存在空间就没有日本的民族自信。

从地缘政治上来看,在日本失去作为军事强国的资格后,唯一有可能牵制域内大国的只有中国,因此不论是从外交上还是军事上都必须保持与中国友好,否则将陷入被美苏夹击的困境。

当然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中国是希望并致力于构建一个区域性的多极化格局,打破一个世界中美苏两极霸权的困局,因此对于日本这种拥有巨大潜力却受制于经济实力无法全面伸展的战略伙伴是非常重视的(比如建立上海合作组织),所以从现实主义角度来看的话,中日之间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宿怨,反倒是因为历史的巧合使两国间偶尔会因某些意识形态而有所分歧。

不过当中国崛起成为东方大国后,日本出于对自身的定位和担忧从而产生的对中国的不安是可以理解的,但必须说明的是这种不安并不会像二战时那样转化为赤裸裸的侵略,因为历史和时代已经使日中两国的认知发生了改变,两国之间的关系也在向着友好的方向发展。

辛树蒙辛树蒙优质答主

中日关系源远流长,已有2000多年的交往历史,两国“一衣带水”,文化相通,传统相近。近代史上两国曾经有过50年的“敌对(或仇视)”历史,日本发动多次大规模武装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因此产生了国人的“敌对(或仇视)”心理。二战结束后两国于1972年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结束了长达30年的“冰冻”敌对状态。恢复邦交40年来,双方本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精神,把战争这一“悲惨的教训铭刻在心”,政治、经贸、文化交流等各方面取得长足发展,成为“友好相处”的睦邻之邦。

在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之际,由北京大学中美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和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与日本国学院大学合作主持的中日青年“敌对·友好”意识调查项目正式推出。调查表明两国国民和青年一代“敌意”淡化,但“友好”意识仍未彻底根除日本军国主义阴魂,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调查发现,认为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和日本都造成极大灾难的两国青年在70%左右。两国大多数青年不希望曾经的“敌对”关系死灰复燃,认为中日关系应该是和平、友好、互利、合作的。同时,两国青年认为中日关系目前并不稳定,仍然处于“友好”的转型时期。调查还显示,两国青年对双方国家和民族有较为积极的态度,大多数年轻人对对方国家表示“喜欢”和“希望”去对方国家一游。

两国的青年之间虽然敌对意识淡化、友好意识增强,但一些青年仍然抱有“日本是发达国家,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的老观念,对于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还不能立刻适应并正视这一现实。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