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的五行属性是什么?

阳书友阳书友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制”的繁体字为“製”,康熙字典中有收录,简体字“制”并不是简化字,而是异形字,“制”和“製”的意思完全一样,只不过“制”的字形简单,且古代没有专门的印刷业,所以沿用至今。从字形上看,“制”是象形文字,上面像帽子的形状,下面像鞋子,整个字形象征一个人在劳动,生产出鞋子——也就是制服、制作的意思;而“”则是会意字,用绳子把野兽捆绑起来,表示制服、治服的意思。所以“制”“製”二字,一个表意一个表音,意义相同,只是读音不同。

现在再来看“制服”这个词语,因为“制服”的“制”字由“衣”和“示”组成,所以它应该是服装类的名词,但“制服”一词现在已经超出了衣物范畴,变成了动词了(我制服了你),并且有了“制服”这个词,衣服类词汇中好像少了个带“制”字的成分,所以又产生了“制订”“制备”等词。

“制”的五行属水,因为古代用火照明,而“制”字上面象帽子,在古代只有高官有权戴帽子,所以“制”属火;又因为古人用竹简写字,把竹简按一定的规律用绳串联起来就成了书,“制”有制作义,所以“制”又属金;最后,因为人们用丝线缝纫做衣服,所以“制”又属木;另外,因为金水相生,所以“制”亦属水。

蓟怡曼蓟怡曼优质答主

木、火、土、金、水五个基本物质,古人称之为“五行”。所谓“行”,即为“运行”之意,古人认为,“五行”是构成宇宙的五种不同性质的本源或五种基本物质,而且能生生不息。中医用“五行”的特性来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又以“五行”的特性来阐释人体病理上的变化及其相互影响。根据“五行”的特性来分析人体的生理、病理,并借以解释人体各部分机能上的相互关系,是中医特有的思维方法。

在中医理论中,“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称为“五脏配五行”。而五味和五色,也分别归属于木、火、土、金、水,被统称为“五味”和“五色”。因此,中医在食补时,非常强调“五行”之间的平衡。例如,当人体出现“木旺”的情况,如肝火过盛时,就应配以“克木”的事物,即忌食具有“木”性特质的葱、椒、油炸、醇酒等食物,多吃“克木”的甘味食物,如小米、玉米、豇豆、扁豆、甘薯、栗子、大枣、胡萝卜等。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