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球员打假球吗?
有啊,当然有啊! 某次普通的热身赛(或者说邀请赛),某省青年队和某国青队(或者说是国奥队、国家队)比赛,该省青年队进球了,场边指导立马大声提醒:“越位了,你个臭踢球的,瞎几把乱踢什么”。 该省青年队守门员接到球后,立即对场上一个正在做假摔动作的对方选手大喊:“兄弟,踩我脚了”。
门将把球开出界外,双方各自回防,只听见边裁举旗通知:“手掷球门球”。 双方队员互有犯规,球就是没法进入对方的球门,最后0比0收场。 赛后大家坐在一起聊天吃饭,都当什么事也没发生似的。 这不是打假球是什么……
当然了,这种低级骗术,也骗不了几天。没过多久,国字号的球队就发现这些球员水平越来越差,居然连业余球队都不一定对付得了,最终不了了之.... 后来这些球员回去,还进入了职业足球圈,有人甚至还成为了名帅。
中国从90年代起就出现踢假球的球员了,下面我给你们举几个例子。
第一个就是范志毅,范大将军不仅是中国乃至亚洲足球最伟大的后卫之一,他还是中国足坛假球的标志性人物。他的假球问题主要是发生在1996年的甲B之中,当时范志毅还在上海申花效力 ,他所在的上海申花是甲A老牌豪门,而当时联赛的运作还比较粗犷,为了给参加亚优杯等洲际比赛的申花队“锻炼队伍”,所以安排申花去甲B联赛历练。虽然只是历练,申花的实力还是在任何一支甲B球队之上,虽然如此,申花依然需要靠赢球才能拿到出场费(当时的出场费一般是几万,少则几万,多则十万出头)从而解决自己的工资问题。上海申花队和当年甲B球队的广东宏远队(现中超的深圳队)有一场比赛结果是3:2,但宏远队觉得上场踢得不错,比分差距不是很大,想多要点出场费,但申花队里有人认为出场费不能再涨了,双方因为出场费的问题发生争执,结果,宏远队知道了上海申花内有搞假球的人存在,因此以“3:2”的这场球为由状告了上海申花有违规踢假球的行为,因此,“3:2”就成了范志毅假球的标志数。中国足协在接到宏远队的实名举报后(宏远队的队长是现山东鲁能的领队韩公政,他因此被称为范志毅假球案的告发者)对这起假球案进行了调查。
中国足协当时找来范志毅等嫌疑人审问,但嫌疑人就是不承认,中国足协只好搞了一个大会审来审问嫌疑人,范志毅和其它人一样仍然不承认,审问无果,中国足协就直接问举报人要求指证嫌疑人,但对方仍然不能指证,而范志毅也因为“3:2”这个比分成为足协内部认定的踢假球的队员,并永久禁止入选国家队。虽然范志毅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前“重新归队”入选过国家集训队,但那已经是后话了…范志毅也因为这场中国足坛史上首例假球案而成为当时中国足坛的“过街老鼠”,他的名声一落千丈。
第二个就是李金羽。2009年,是李金羽的本命年,也是他从辽青入主绿茵场整整十八年的纪念日。那一年,他32岁。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才凋零”的足球小国来说,这个年龄是真正意义上的黄金年华,但上天没有眷顾李金羽,他这一年过完了,他人生中最珍贵的巅峰时刻也随之烟消云散。这年6月,在山东鲁能对上海申花的比赛中,当值主裁判谭海先后将两粒明显的点球视而不见,判罚颇有“偏向性”而且争议颇大的判罚。结果鲁能队2:1取胜。事后有流言说山东队可能涉赌了,李金羽因此被警方带走了,在看守所中呆了38天。李金羽因此错过了南非世界杯。但是后来,李金羽被警方和足协证实无罪,虽然这事后来水落石出,但李金羽还是被当时新官上任的国家队主教练高洪波清洗出国家队。
第三个就是邵佳一,虽然邵佳一在美国大联盟和英格兰足总杯上也踢过球,但他真正的巅峰还是德甲赛场,邵佳一巅峰期时效力的球队是德甲的慕尼黑1860,也就是现在的德乙慕尼黑1860。在2002年到2005年间,邵佳一曾三度入选过德甲周最佳阵容。其中一次是德国杯1:6大胜拜仁慕尼黑;还有一次是对阵当时德甲榜首球队柏林赫塔打入致胜球,那场球是邵佳一德甲职业生涯中首次直接任意球破门。他的德甲生涯总出场数是89场,是除杨晨以外在当年德甲最好的中国球员。但在邵佳一事业的顶峰,他所在的慕尼黑1860爆出假球丑闻,邵佳一也因此被清洗。2006年,慕尼黑1860降级,邵佳一转会德国乙级科隆队。
中国球员去海外留洋的不多,而且绝大多数都是“留洋不如国内挣钱多”,所以大部分要么被人家“清洗”,要不是为了“挣大钱”重新回到国内联赛,比如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