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能崩盘吗?

封茜蕾封茜蕾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们最惨的时候,GDP只有6000亿(1975年),人口10.08亿;现在我们GDP是一百多万亿元,人口接近十二亿。即便在改革开放前,我们的GDP也没有低于过一万亿,一直维持在世界前三的水平。即便是二战时的美国,国民经济的低谷时期,GDP也从来没低于过五千亿美元。 最近五十年,没有任何一个大国经济能在短时间从几千万下滑到负数,最后还保持住了文明和政权没倒的。除了我们,只有韩国在七十年代经历了一次类似的经历。但那次是军政府主导的,只要没有内乱,经济发展还是主旋律。而中国这次,是和平发展,这难度更大。

中国现在的问题是产能过剩、需求不足,这不是钱的问题,而是观念转换的问题——即由投资驱动向消费驱动的转型。这个转型其实是很困难的,因为中国的贫富差距已经超过了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贫富分化国家之一。而且,我们这个体制有一个弊端,就是决策的协调成本非常低,容易形成“羊群效应”,集体盲目行动,结果必然是供给大于需求,产能严重过剩。要摆脱这种状况,就必须在不增加宏观负债的前提下,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和税收手段,先救活民生,激活内需。

然而目前情况来看,前者我们没有足够的钱,后者我们不想也不习惯用增税来满足需要。除非出现意外,中国经济短期内不会崩溃。 但长期呢?2030年之前,中国的人口红利仍在,制造业仍有较强竞争力。但随着劳动年龄人口占比下降,制造业的比较优势会逐步消失,同时,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生活成本的上升,消费品的产能也会急剧减少。到那个时候,我们是继续投资高增长,还是转向生活质量为导向?这是一个很让人头痛的问题。如果决策正确,我们可以像日本那样,通过消费升级和基础建设升级,实现低增长率下的可持续发展;但如果方向选择错误,中国很可能重蹈拉美覆辙——在人均GDP达到一千美元之后,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不能自拔。

乜舒馨乜舒馨优质答主

中国不是市场经济体,经济有中国特色。目前来看经济还是在发展的,GDP总量每年都在增加,说明还是在创造财富。只不过发展速度下降了,由过去的两位数增长变为目前的一位数增长了。

过去GDP每年增长20%时,很多人不觉得存在经济危机,目前GDP增长6-7%时,反而天天在喊经济危机,说明我们的心理素质有待加强。

美国次贷危机时,美联储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造成美国出现大量热钱,这些热钱为了追逐更高的回报率,一部分流向了东南亚,另一部分流向了中国,形成了两国经济过热的现象。东南亚因为是发展中国家,抗风险能力较差,所以就率先出现了经济危机,中国因为有计划性经济体制的护航,以及抗风险能力强,没有出现经济危机,但是资金的大量涌入,还是造成了经济过热等问题的出现。

随后中国政府也采取了积极的货币政策,但是由于中国经济体量太大,政府对市场干预的效果并不明显,加上国外游资的影响,中国的房地产价格还是不断上涨。为了摆脱这一困境,部分二三线城市不得不继续扩大投资,拉动地产市场的发展,所以最终形成了产能过剩,资产价格高企的现状。

虽然中国经济也存在很多问题,离经济危机仅仅是一步之遥,但是爆发金融危机的概率还是较低。

因为中国经济模式并不是纯市场经济模式,而是带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政府通过宏观调控、窗口指导等方式来影响经济发展是,仍然会对经济有很强的控制力的。所以即使经济真的出现问题,政府也会通过政策的干预、扭转,逐渐使经济向好的方向发展,最终导致经济危机的可能性还是很低的。即使真的出现了经济危机,中国政府的财政实力、外汇储备也是相当雄厚的,所以能够迅速的化解经济危机。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