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的五行是什么?
五行的定义,《说文》中说道:“五行,五行也”,也就是说行就是行的意思,而五就是五种的意思。五行其实就是五种行为、五个项目。 而《吕氏春秋》里则给五行做了具体的定义 :“水、火、金、木、土”谓之五行。
这实际上是把五行看成一种物质,或者说是五种物质。这与今人的看法是基本一致的。比如我们看中医的时候,常听到“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类说法,阴指的是水、火、土、金的阴气,阳指的是水、火、金、木的阳气;气则是风、寒、暑、湿、燥、火的统称。这是把“行”看作具体事物的看法。 其实这个五行观念最早源自于《礼记·月令》“孟春之月……其日甲乙,其帝大皞,其神句芒。……其数八……孟夏之月……其日丙丁,其帝炎帝,其神祝融……”这里的五行实际上是指五方、五色和五味而言。 不过这样的解释似乎不能让人满意。如果仅仅以五方的阴阳来解释五行,那么南方何以属于火而西方却属金呢?如果以五味的辛甘酸苦咸来解释五行,那为什么北方之人喜食咸而南方人爱吃甜呢?如果是以五时的寒暑来说明五行,那为什么夏季炎热而冬季寒冷呢?显然这种种解释都是难以自圆其说的。
古人其实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所以他们在解释五行时总是将五行与四季、五方、五常等联系起来说明。如《尚书·洪范》中说“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金,四曰木,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金曰从革,木曰曲直,土爰稼穑。”这里的水火金木土其实就分别对应着东南西北中五个方向。 在汉代流行的《黄帝内经·灵枢》里有这样一段话:“黄帝曰:余闻五行之中,何者最盛?”岐伯答曰:“木形之人,其神太亢,土形之人,其神昏荡,火形之人,其神独热,金形之人,其神太燥,水形之人,其神幽闲,土形之人,其神静定。是故,以神用者,谓之盛也。”这段话里所说的“木形”“火烧”“金形”“水形”“土形”其实也就是五行的变化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