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滩的桥怎么走?

燕守战燕守战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北苏州路平桥,原英国驻沪领事馆。 平桥是座石拱桥,因位于北苏州路的北侧,故称“北”。此桥与南苏州路上的外白渡桥一起,原为英租界北区(今静安区北部)与北区越界建筑所必须通过的两座桥梁。该桥建于1906年之前,原桥面为木板铺就,1954年改建成现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2013年7月,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

平桥现存较为完好,是苏州河畔颇具特色的景观之一;但常有人错将其称作“外白渡桥”或“静安寺大桥”。 地址:静安区北苏州路500号 交通:乘坐地铁2号线、地铁12号线到南京西路站下车,步行可达

2.西藏北路桥,原美国驻沪领事馆。 这是一座钢梁桥,建造于1918年至1920年间,由美国领事馆委托华兴洋行设计,上海振新铸铁厂制造并承建。桥的主跨采用钢桁架承重,两侧设有多孔钢箱梁,通过钢链将各孔连接起来,具有较好的通透感。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接收上海租界,将外国侨民驱逐出境,这座桥便归国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市区交通压力增加,为了畅通南北向的交通,1951年,市政府决定拆除虹桥和西藏北路两座桥,在原地重新建设新的公路桥。

1952年初,在原址重建了这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公路桥,并一直沿用至今。 西藏北路桥是上海少有的几座近代以来的外来文化遗存,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这座桥不经常启用,因此保留了较为完好的状态,桥上的铭牌上还清晰地显示了它作为美国文化遗产的价值。 地址:静安区西藏北路404号 交通:乘坐地铁8号线到虹口足球场站下车,步行可达

3.石门一路桥,原德国驻沪领事馆。 石门一路桥是一座古典主义风格的桥,由德商营造总公司爱立克森工程师设计,1915年建成。桥身自南向北缓缓倾斜,既有利于水流畅通,又避免了积水。

抗战时期,日本侵略军强占了德国在上海的租借地,并将石门一路桥炸毁。1946年,国民政府收回租借地,并对这些建筑进行了修葺。不过,这座桥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进行了重建,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它的外观是在1996年的时候得到恢复的。 地址:徐汇区石门一路363号 交通:乘坐公交6路、63路、321路至华山路常德路站下,步行可达

4.北京东路桥,现改名光复路桥。 光复路桥又名北京东路桥,是一座现代主义的桥梁。1945年日本投降后,国民党政府接收上海英美殖民者遗留的租界,将其改名为“光复路”,并沿用至今。该桥也是当时国民党政府接管的第一座桥。

解放后,随着上海市区面积的扩大,东西交通流量的增加以及市中心区域汽车保有量的上升,该桥逐渐变得拥堵不堪。1980年至1982年间,政府对该桥进行了拓宽改造并延长载重车通道,将原来的双孔桥改为四孔桥以增宽车道并提高安全系数。 地址:黄浦区北京东路71号 交通:乘坐地铁1号线、地铁2号线、地铁8号线到人民广场站下车,步行可达

单海群单海群优质答主

1.北苏州路的外滩公园 2.北苏州路的黄浦公园(原南苏州路,旧名光复路) 3.东苏州路上的静安寺 4.静安区石门一路上的石门二路站(原石门三路站) 5.复兴东路光启公园 6.圆明园路上的人民英雄纪念塔 7.黄陂北路上的武定西路站(原北新泾站)和武定西路静安寺站(原来福安坊门口)

8.西苏州路上的铜仁里、宝山路上的宝山路站 9.曹家街路口(泰兴广场内)的小剧场 当然还有那些我们不知道名字的老地方......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