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台如何计算取暖面积?
先回答问题,题主的这个问题主要是关于阳台在计算地暖系统供热量的时候是否应该计入采暖面积的疑问。 我的答案是不需要。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我们先来看下国家规范对于室内热环境的参考标准,如下图1所示(引用自《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图1. 民用建筑热环境指标 图中表明,当居室温度低于18℃时,我们就认为这个房间的热环境是不足的、是需要进行供暖的。 而当我们把房间的温度提升到20℃的时候,我们再来看看室内人员的感觉如何,根据规范中表3.6(引用自同上)所描述,20℃时人们已经感受到烫了。所以可以判断温度超过20℃后继续提升温度,人们的体感并不会有好的改变。 所以从温度体感上来说,当温度高于20℃后再提升温度,对人们来说并没有明显感觉气温上升而带来的舒适变化,也就是说这个温度下人们已经感知不到热了。
那接下来我们讨论的焦点就变为,温度大于20℃但小于25℃这部分温度对散热有贡献吗?答案是肯定的,例如人体散热的70%就是通过皮肤表面的辐射造成的。但是这里的温差并没有对室内设备散热产生影响,因为它们在设计制造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了这一现象并进行了优化。举个例子,假设一个房间原来温度是18℃,那么它需要的热量是Q=cmΔt 其中c为比热容,m为质量,t为温差,Q为热量;又因为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热量,所以最终结果Q0。这里显然就有矛盾了,因为温度明明已经上升了啊! 其实以上论述都有其道理,但是从实际角度来说这些理论都过于理想化,缺乏对现实情况的考虑。例如很多人家里并没有安装暖气片或者地暖和电暖器之类的发热装置,但是这些房间的室温其实也达到了20℃甚至更高。
以电暖器的例子来说,如果房间内仅电暖器一片,没有其他散热源,则当电压和功率确定的时候,加热时间等于制冷时间。而由于电能转化为内能的效率并不是100%,且存在温度传热损失,理论上说电暖器的表面温度应该是低于室温的。但实际上很多家庭将电暖器安装在卧室里面,由于睡觉过程中人体的运动产生的热量也会影响室温,加上床等家具的散热作用,通常电暖器的表面温度会高于室温。 如果电暖器和其他供暖产品的温度一样高,甚至是室内温度,那就没有了单独计量的意义。
综上,个人认为从节能的角度来讲,不应该单独计算给电暖器的供暖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