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五行取名属性什么?
“音”是声和音的统称,而声和音都是听觉范畴里的东西。因此五音也称为五声,也就是宫商角徵羽这五个音。
《礼记•月令》记载了周代历法里十二月建各处的音阶: 秦代简牍《日书》甲种篇也有关于音阶的记载。汉代的京房将这五个音依次配属五行,命名为“五音”,并以此作为推算方法之一来推演命运: 除了用五行对应音阶之外,古人还以五音对应五脏、五色、五味等。
唐代医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里有记载: 宋代王洙在《曲礼口义》里引用前人观点: 明代医家张景岳在《类经图翼》里也提到过这个观点: 可见五音与人的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中医理论中,肾主水,职司人体的水液代谢;膀胱主要功能是储存尿液。这两者相互联系又相辅相成。如果肾脏有亏虚或者膀胱的气化功能不足,那么人就容易产生水肿或者小便不利(小便次数多,但量极少)的症状。 那么这个时候如果能通过演奏或唱诵合适的乐曲或者歌赋来调节肾气,或激发膀胱的气化功能,无疑是再好不过的方法了。古代医者就有这种做法。如清代叶天士就提倡用“以音求治”的方法治疗疾病。
如果命理学分析得出孩子缺少木属性等,那就应该以“韵”字的“辶”为考虑要素,而“艮”的五行特征不是太明显,这样,只要字头为金、木属性、字尾为“辶”的字基本上就可以列入考虑之列,比如“衍”、“涉”、“浙”等。
然后,根据字音、字义进行优选。“衍”有扩展、满溢、过分、过头等含义,字音沉闷,一般情况下不适宜选用;“涉”有涉足、参加、经历等含用、含义不是很美好;“浙”做文字用时,一般用来表示水清澈的样子,形容美好,字音响而绵长,“浙水盈盈”之类的词常用来形容美女仪态。如此,“浙”字就显然优于“衍”和“涉”字,如果再加上孩子命理缺水等要素,选用“浙”字就很合适了。
同理,如果孩子命理缺土,那就考虑字头为“艮”、字尾为“辶”的字。以此类推。
这种取名方法的好处是,不管如何变化,“辶”和“艮”字没有特别的变化,其特征可以大略的认为是不变化的,掌握了他们,其他的字触类旁通,就容易记住了,有规律可循,不会因为字太多,难以选择而感到头疼。
当然,采用这个方法取名,必须对五术有一定了解,对五行学也很精通,否则就弄巧成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