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条五行属什么?
五行是传统的中医理论,用五行来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和治疗的原理并指导临床实践,所以中医理论中离不开五行。 但是金木水火土,这五个字其实是抽象的概念,并不指具体的某一种物质或元素,而是代表了五种运动方式。 这种运动方式的命名来源于古代对事物的观察,它们分别是:润下(如水之流淌)、炎上(如火焰的升腾)、湿重(如水浸渍)、燥结(如草木枯干)、寒凝(如冰天雪地)。
这五种运动方式在自然界无所不在,人体也是由这五种运动方式构成的,因此将它们称为“五行”。 这五类运动方式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比如“热”是有“火”的特性,但只有“炎上”这一运动方式才能描述它的状态;而水有“寒”“凝”的特点,必须通过“湿重”“燥结”的方式才能表达它存在的形态。 所以说,中医讲的“五行”就是自然界存在的五类运动方式。由于这五种事物无处不在,因此也可以说,人体中也有五行。 中医用五行来形容人体是因为古人对自然界的变化非常敏感,他们发现了自然界存在这样的规律,也找到了人体与之相对应的规律。
《黄帝内经》中说:“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意思是聪明的人养生,一定要顺应四季的变化,适应冷热的变化,调节情绪,节制欲望,这样才不会招来邪气,从而健康延年。 中医理论认为,人生天地之间,天在上为阳,地在下为阴。我们人在中间,只有顺应自然,尽力做到天人合一,生命才会长盛不衰。